這是中國企業(yè)首次量產交付柔性OLED 顯示屏,標志著中國企業(yè)打破國外競爭對手在柔性OLED顯示屏領域的壟斷。
10月26日,BOE(京東方)宣布位于成都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量產。這是中國首條全柔性AMOLED生產線,也是全球第二條量產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根據群智咨詢的數據,2016年柔性OLED手機出貨約5000萬部,而到2022年,預測出貨量將達到7.2億部,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6%。
京東方高級副總裁張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成都生產線設計產能為4.8萬塊玻璃基板每月,滿產(達到設計產能)后每年可提供約7000萬部手機用屏。目前的良率高于行業(yè)初始良率,但整個產業(yè)仍處于初期,還需慢慢進步。
打破三星壟斷
京東方成都柔性AMOLED產線主要生產應用于移動終端產品及新型可穿戴智能設備等領域的顯示產品,應用全球先進的蒸鍍工藝,并采用柔性封裝技術,可實現(xiàn)顯示屏幕彎曲和折疊。
當日,京東方向華為、小米、OPPO、vivo、惠普、華碩等十余家客戶,交付了AMOLED柔性顯示屏。據了解,此次交付的產品為5.5英寸QHD柔性手機顯示屏,該產品擁有QHD(1440X2560)超高分辨率,窄邊框設計,并且兼容3D曲面,能夠實現(xiàn)曲面顯示。
這是中國企業(yè)首次量產交付柔性OLED 顯示屏,標志著中國企業(yè)打破國外競爭對手在柔性OLED顯示屏領域的壟斷。此前也有消息稱,蘋果欲擺脫三星壟斷,與京東方在OLED領域上有過接洽。
對于京東方來說,OLED是其在顯示技術方面下一步發(fā)展的重點,也是其新的利潤增長點。據介紹,京東方在OLED上的戰(zhàn)略是專注柔性開發(fā),聚焦中小尺寸產品,立足智能手機市場,全面布局智能穿戴、車載等新應用市場及VR等技術領域,同時關注大尺寸OLED市場動向。
在柔性AMOLED方面,除了已經量產的BOE(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京東方綿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也將于2019年建成投產。這兩條生產線將大幅提升BOE(京東方)在高端手機、移動顯示屏等領域的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方10月24日發(fā)布的前三季業(yè)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xiàn)營收694.08億元,同比增長51.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8億元,同比增長4503.45%。
在公告中,京東方指出,報告期內,公司持續(xù)強化精益管理,產品良率及品質繼續(xù)提升,高附加值產品導入速度和出貨比重顯著提高,公司整體盈利能力穩(wěn)定在較高水平。加之半導體顯示行業(yè)景氣度相對去年同期較高,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業(yè)績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關于高附加值產品導入速度和出貨比重顯著提高,此前京東方董秘劉洪峰舉例道,當前發(fā)展勢頭強勁的手機全面屏上,京東方的第一款全面屏于7月量產出貨,目前已開發(fā)多款產品,供貨華為、vivo、OPPO等品牌廠商。他也表示,今年全年整體盈利能力將穩(wěn)定在較高水平。
OLED產業(yè)鏈追趕
面板產業(yè)是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yè)。隨著這些年的努力,中國在液晶顯示上已超越韓國成為出貨量的國家。對于一直“缺芯少屏”的手機產業(yè)來說,國內企業(yè)也已經成為智能手機面板主要供應商。
OLED顯示屏因具備柔性輕薄、顏色亮麗、響應迅速等優(yōu)點,如今成為高端手機的標配。目前,三星壟斷了全球移動設備OLED市場95%以上的份額,這也是它提前布局和研發(fā)的收獲。
目前,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臺灣企業(yè)都在積極投入OLED建設。國產面板廠商中,除京東方外,華星光電、柔宇科技、深天馬、國顯光電等都正在建設柔性OLED產線。
張宇判斷,OLED屏五年內都會供不應求,“這是一個大蛋糕,目前還談不到競爭,京東方會給使用者多一個選擇,現(xiàn)在主要是要解決產能不足問題。”
WitsView研究副總邱宇彬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OLED生產的關鍵設備上,成熟廠商少,比如核心的蒸鍍設備完全控制在佳能旗下的蒸鍍機廠商Tokki手中,京東方成都產線使用的也是它的設備,但Tokki的產能跟不上面板廠商擴產的需求,廠商的擴產還需要解決設備的問題;其次,OLED生產模式和液晶完全不同,制程技術仍在經歷陣痛期。目前,剛性OLED屏的良率已經能達到80%以上,和液晶在伯仲之間。但柔性屏目前良率比較高的三星在60%左右。
“三星在良率提升上已經有幾年的積累了,我們還需要過程?!睆堄钫f。
一位深圳OLED模組廠人士此前也向記者表示,良率和基礎材料的國產化是目前國內OLED的痛點。
京東方方面介紹,隨著國內顯示企業(yè)產能規(guī)模的逐漸擴大,目前我國材料本土化為60%,中國TFT-LCD材料產業(yè)已經形成一定規(guī)模,預計5年以后大部分材料配套會在中國。裝備上,目前我國已有數十家裝備企業(yè)進入TFT-LCD裝備制造領域,目前主要工藝裝備國產化種類覆蓋率已達到28%,未來五年有望達到40%以上。OLED產業(yè)鏈方面,中國OLED材料及設備企業(yè)則處于起步階段,供應基本是被美國、韓國、日本和德國企業(yè)所壟斷。
“柔性AMOLED的材料和設備上主要還是依靠國外,相比國內其他廠商,除了技術的積累,在設備和原材料的獲取上京東方也具有優(yōu)勢。”一位京東方技術人員介紹。
“短期技術上有瓶頸,中長期依然向好。因為投資力度大,像京東方這樣的企業(yè)一定會發(fā)展起來。業(yè)界需要從技術突破、產業(yè)鏈打造等多方面入手,中國面板產業(yè)崛起是大趨勢。”前述OLED模組廠商人士說。
上一篇: 那個讓馬云翻身的男人:我就是個瘋子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投訴電話:0377-62377728 舉報郵箱:fbypt@ex12580.com